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聚焦

行业聚焦

财富论坛:环保专家谈企业发展与环境危机实录

来源:CNBM  发布时间:2005-05-18

  这里是2005年财富全球论坛的分论坛《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》。已经过去的25年,是我国的改革开放辉煌的年代,进入21世纪以来,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是蒸蒸日上,工业化的发展,城市化的发展,在改变我们的生活,也在改造我们对世界的认识。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,一个个新的企业开业投产,城市面貌日新月异,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,工业化过程突飞猛进,人们的设备属于也在不断的提高。大家推动创造财富,发展财富产业,更多地拥有财富,享受财富带来的一切。 


  然而,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,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历程相似,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压力,环境的破坏,需要我们去认真面对,认真加以解决,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与矛盾已经突出地摆在我们的面前,资源与环境的压力非常突出,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。 


  党和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,按照科学发展观追求社会协调稳定与经济平稳增长,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,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,呼吸上清洁的空气,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,让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绿水蓝天,有舒适宜人的良好环境,是我们发展最终的目标。为此搜狐财经举办了这期财富论坛的分论坛《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》,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。 


  我们这一次的论坛有三位嘉宾。他们是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生态学研究专家罗菊春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、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、环保专家夏青、经济学家、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、水资源研究专家李开发。先请各位嘉宾跟网友打个招呼。 


  罗菊春:各位网友好。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讨论。 


  夏青:各位网友好。 


  李开发:各位网友好,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一个对个人,对社会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的专门话题。 


  主持人:我们开始进入今天的议题,第一个讨论的话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。过去我们总讲征服自然。改造自然,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有了很大的缺陷。请三位教授谈谈人与自然,人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准确定位,怎么把握。 


  罗菊春:我们过去总愿意发展经济,发展生产,要提高生活,环境保护的确是靠后,实际上我们没有考虑到我们的能源,没有考虑到我们身后的基础东西,如果把基础都破坏了,那意味着后面没有办法发展。 


  夏青:人与自然、人与环境的关系,在前现代化阶段是稳定发展的,我们是要和谐的,在现代化阶段是讲高速发展的目标,到后现代目标是不再发展经济,这个经济不是无限的发展,他不是高速发展,不是适应高速***化,人与人的和谐,一个最基本点,人和环境的关系是要为人进入***化的阶段提供条件,而不是不停地高速发展,我想我们目前就停留在这个阶段。 


  李开发:我可以补充一下,人类应该从更长远的发展高度来看待人与环境的自然和谐问题,如果我们在发展经济、发展生产的同时,过度开发,掠夺性开发,让自然环境不能承载我们的经济发展,结果环境就要惩罚我们,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。这就是欲速则不达。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,毁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,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个很烂的摊子,我们的子孙后代他们可能就没有很好的阳光,没有很好的水,没有健康的安全的食品,他们的生活环境可能更加的恶劣。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,这个问题不应该是我们一部分人考虑的问题,它是我们整个社会要考虑的问题。人类社会从我们有文明史以来还不到一万年。 


  罗菊春:社会经济的发展,经济的成长,发展与破坏共存,生产的发展,就是保护也是有一个阶段的,没有一定的生产的发展,没有一定的科技的进步,这个保护也是很难的。 


  罗菊春:我们要保护生态,因为我们有经济基础,我们有条件,过去我们看国外,在二战以后,生产大发展,恢复经济,那一度时间污染得很厉害,河里也没有鱼,后来创造了一定的财富,有一定的条件。我们也是这样。所以这个保护在今天来说,是一个很重要的,尤其在六十年代以来,就是二战恢复生产各方面以来,大发展,工业化,在这个时候在不顾一切的破坏污染很严重。所以我们不要光埋怨过去,我们的祖先破坏得那么的厉害,像我们的黄土高原,在过去,草原地区都是非常好,我们的祖先最早从窑洞里走出来,他要农业生产放牧等,他有意的破坏,但今天我们各方面要治理水土流失,我们有基础,我们有这个条件,所以我们到的后工业化时代,很重要的一个是要把保护,把生态提到一个高度,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了,要看这个时机的转变非常的重要。 


  夏青:这个弯路主要是在58年,是说“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”。而我们现在中国有条件是把国外大量防治污染的技术用进来,可是我们没有用,没有体现后发的优势,由于我们的科学发展,1998年朱镕基总理说过,就是不砍一棵树,我想这种想法是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是很重要的条件。我想这个应该看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观念转变。 


   李开发:在人与自然关系上,人与环境的关系上,我们过去提改造自然,征服自然,现在看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,甚至也可以说是不正确的。我感觉人与自然的关系,人与环境的关系,是一个辩证的和谐统一,持续发展,稳定增长需要和谐的自然环境来支撑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的,只要经济发展,都会对自然带来影响,都会对现有的生态系统带来改变。两个方面,都会影响自然,都会改造环境。改变是两种结果,一种是他能在改造现有的生态系统时,他建了自己非常好的生态系统,比如说像我们的珠海市的建设,像海南的博螯小镇,经济发展了,环境变化了,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,环境很好,这说明人们还有一种能动性的创造出与一个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关系。但也有一种是破坏了环境,形成了恶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,人与环境的关系到了不相容的地步,这很可怕。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的持续供给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,这里面的教训是非常的沉重的。 


  罗菊春:我们还要大力的恢复生产,我们要有工业化的建设,我们必须要采伐大量的森林,要有木材,要架电线杆,这是当时逼出来的。那个时候我们的认识也不可能到这个高度,那个时候属于制造生产问题,北大荒是最典型的问题。 


  主持人:这个是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了,建国以来我们加快生产,抓紧建设,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带来了许多对环境的破坏,走了一些弯路。 


  罗菊春:这个是因为认识和科技都没有达到解决程度,实际上我们从生态学的发展就看出这个问题,一直都在不断地扩大生产,实际上我们国家在70年代的时候,才谈到生态系统的问题,过去我们在大学就不知道生态系统的这个事,不知道要保护野生动物也好,要保护东西也好,过去根本不知道生态系统是什么东西。 


  主持人:请夏老师讲一下在水利方面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走了那些弯路,有哪些不利的影响? 


  夏青:严格说起来的话,就整个水利上,真正的弯路不是在工程的建设上,应该是在人类改造自然、追求生产速度和事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间,没有考虑到生态系统,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,而这么造成环境破坏的,至于水利工程,我们淮河、黄河、海河,首先是要保证生态安全,所以必要的水利工程是要修的,因为人在择水而居的时候,必须修水利工程,你想把他推翻,我才觉得是真正的弯路,是属于国家在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,脑子没有考虑到这个政策带来的环境系统的影响,是不成熟的。 


  例如,我们现在坚决不围湖造田,我们现在坚决要退田还林,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这个是在走弯路,所以,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风纠正过来。 


  ;李开发:我的看法,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,特别是建国以来五十多来,走的弯路是人所共知。我觉得有三个问题,当时的决策机制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保护能否承载经济发展,因而片面地追求速度,不顾及环境的问题,或者说总认为环境的改变或者恢复是很容易的事。第二,可能我们的经济体制也为我们当时片面的追求生产,片面获取眼前的利益不顾未来的后果,提供了条件。例如,许多草原地区,一大二公的体制,在青草刚刚出芽的时候就被很多农户放牧的羊群吃掉了,放牧时想到反正是公家的,你家的羊群不吃,他家的羊群也吃,结果山上的植被总是长不起来,大雨一来,水土流失很严重。其它地区也有很多类似的问题。第三,在缺少系统经济观念,比如强调围湖造田,把沟塘、小河,湖泊,芦苇荡都填平补齐长粮食作物时,没有想到蓄水的能力大为减弱也会带来极大的危害。结果这么一个水源丰足的地区,容水的能力也特别的弱小,有水的时候,哗的全部进海了,干了几天,稻田的秧苗就缺水了。而在我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哪回事。象我的老家,江苏,一个原来的生态非常好的地方,也发现生态有严重的问题,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稳定发展。 


  李开发:据我掌握的资料,有许多案例,例如,在最近的二十年当中,华北地区的***的河流海河,他的河水不仅是来水量减少了80-90%,支流平时都干枯了。原来有300多条支流,但是到了95年左右,进行统计的时候,300多条支流的时候,也只有10多条,其余都干枯了。这样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,我们只顾经济的发展指标,忘记环境的自我循环能力,自我供应能力,因此,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能持续,我们对环境的过度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干预,对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问题,很沉重的后果。 


  主持人:我们刚才讨论了环境的大问题,现在请各位专家介绍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类别,哪些影响?请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。 


  罗菊春:环境破坏是个大范围,环境污染是其中的一个方面,包

江南体育官方